机器人工程学院2024年学生工作计划
机器人工程学院学生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三全育人”,推进“五育并举”,强化“四位一体”,以学校“新学工”建设为统领,加强团学队伍建设,打造学生工作品牌项目,全力提升学生工作品质和水平,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对标“新学工”构筑新型学生工作体系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探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途径,以网络新媒体为重要抓手,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分年级、分重点、分时段开展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活跃度高、关注度高,有品牌化、特色鲜明的育人栏目。积极回应学生关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落实《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考评办法,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统筹建立学生德育档案,把学生日常表现作为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的重要依据,注重发现、培养养成教育典型,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强化学生社区党建引领
探索建立大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下沉学生社区,开展具有特色的党建活动,在学生社区中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站,组建党建服务队,让党建活动融入学生社区、融入学生生活、融入学生学习,加强大学生价值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十百千”文明寝室,标兵寝室,特色寝室评选和培育活动,强化党员寝室挂牌示范引领。
(四)开展“班会课程化”建设与实践
按照学校要求,建设结合学院实际的主题班会实施与评价体系,分年级、分班级开展班会,各年级辅导员定期进入班会开展主题班会。建立班会评分评价制度,根据板报制作、主题讲解、参与程度等方面对各班级进行评分。
(五)落实干部联系学生制度
坚持学生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倡导和要求学院科以上干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体察院情、关注学情、把握舆情,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落实具体的工作方案、信息台账、工作记录。
(六)加强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
党政联席会定期专题研究学生工作,每学期至少一次;定期专题研究共青团工作,每学期至少一次;定期专题研究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每学期至少一次;定期召开学院辅导员例会,每月不少于2次;党政负责人关心辅导员成长发展,大力培育“鉴湖青年就业指导辅导员工作室”,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
二、多措并举推进学风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建设
完善年度学风建设工作方案,将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辅导员、班导师的促进作用,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加强纪律教育与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自觉遵守学习纪律、考试纪律和学术道德规范。
(二)管理服务并重保障学风建设
把学风建设摆在学生工作的突出位置,完善学业学籍预警制度,完善学生学业辅导服务体系,规范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成立学风督查工作组,深入落实辅导员巡察课堂、巡查宿舍、谈心谈话相关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与帮扶。“抓常抓小”,抓好2025届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动员和2024届毕业离校工作,抓好奖助学金评选和各类奖励评优工作,积极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
(三)阵地活动齐抓推进学风建设
充分利用主题团会、专题班会、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等宣传阵地,搭建优秀学生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交流平台,营造学风建设良好氛围。加强学生学科竞赛,扩大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覆盖面,推进学科竞赛品牌建设。大力开展优良学风班级、文明寝室建设,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育人作用。
(四)“扶智”“扶志”结合助推学风建设
建立和完善帮扶机制,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的良性循环,在资助工作中不断创新育人方式方法。学院干部主动对接孤儿、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密切跟踪学生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和引导,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三、强化心理健康筑牢安全底线
(一)开展心理育人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3·25 善爱我”“5·25 我爱我”“10·10 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点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帮扶工作
高标准建设学院心理辅导站,定期开展学生心理骨干培训,定期召开心理健康工作例会。有效开展心理普查活动,保证学生心理普查完成率达到98%以上。加强与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联系,完善学生心理与行为大数据分析,对心理、行为和学业上可能存在的困难进行预警,辅导员定期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每月汇总重点关注学生状况及工作进展,建设完整、详实的心理特情学生档案和“一对一”帮扶方案,完善学生心理动态月报。
(三)完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制度,完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经常性开展安全稳定教育,积极排查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类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健全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抓好宿舍文化建设和谐寝室关系,及时发现妥善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重点关注并切实化解重点人群(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感情纠纷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的安全稳定隐患。
四、推进实践育人打造学生工作品牌
(一)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品牌
构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安排,合理设置“思想成长”“社会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技能特长”等活动模块,将含劳动教育内容第二课堂活动按类别归入各个模块,努力实现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大力开展届次化、有较大影响力的院级活动,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育成效,积极申报承办校级活动,打造特色鲜明、体系完备、持续推进、成效良好的学生工作品牌。
(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发展。精准指导学生四大协会、学生社团,培育社团文化,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发展学生特长,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构建以“鉴湖微光志愿者服务团”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为载体的实践育人体系,实践育人有组织领导、有稳定基地、有成熟模式、有社会影响。持续打造“鉴湖微光志愿者服务团”品牌志愿者活动、“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志愿者活动。
五、集中力量抓好就业育人工作
(一)定期评估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定期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年级开展针对性就业教育,保证每个年级开展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大力培育以“鉴湖青年就业指导辅导员工作室”为代表的就业育人阵地。
(二)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
组织职业测试和评估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特点和职业价值观,
(三)加强与企业合作和就业信息发布
与各类制造行业企业进行定期对接,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和招聘计划,及时将就业信息发布给学生。及时建立和更新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档,根据要求及推荐名额,组织学生参加宣讲会并投递简历,组织毕业生线上投递简历不少于2次/人,100%完成就业信息网简历完善,离校前和离校半年毕业跟踪调查问卷回收率不低于50%,学院组织累计10家以上的单位进校宣讲或者召开20家以上企业的线下双选会。
(四)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建立个人档案和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全面了解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需求。指导大三和大四年级加强简历撰写和面试技巧,做到人人过关。每个年级开展不少于2次的专业相关就业技能培训与不少于2次的通识就业技能培训。组织一对一的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建设就业辅导团队,包括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和企业就业导员,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