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④】玫瑰之约凝共识 巨丰堰韵聚同心 —“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0

【三下乡④】玫瑰之约凝共识 巨丰堰韵聚同心

—“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

 

78,我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走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凤花海·玫瑰之约旅游景区和巨丰堰有形有效有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秀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玉忠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景区整体布局,龙凤花海·玫瑰之约景区占地1650亩,以万株玫瑰花海和国防教育基地为核心功能板块,融合农文旅一体发展理念,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爱国主义教育双融合示范区。景区内“亲籽缘”三棵石榴树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长廊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三棵石榴树象征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情谊,采用同心圆与八卦阵交融的设计理念,充分彰显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内核。

随后,在龙凤花海·玫瑰之约景区负责人引导下,实践团参观了景区内的国防教育基地。展区陈列着履带斑驳的退役坦克、机翼舒展的战机、弹体厚重的导弹等“钢铁脊梁”,不仅是中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真实写照,也是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实践团成员们在观展过程中不时驻足凝视,沉浸于对家国安宁与强军梦想的深刻思考。

在参观完龙凤花海·玫瑰之约后,实践团一行又走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巨丰堰。巨丰堰是清嘉庆年间为灌溉高山田而建的引水工程,至今仍滋养着秀山近万亩高标准农田,被誉为“活着的千年水利工程”。站在堰坝之上,古老的引渠与现代智能监测设备交相辉映,数字化水利管道实现对流量的实时精准调控,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巨丰堰见证了“改土归流”后各民族在秀山地区的融合发展,成为民族团结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的生动缩影。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深刻感受到秀山县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与红色教育融合发展上的创新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政策传播与历史遗产保护巧妙结合,不仅丰富了乡村文旅内涵,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立体式沉浸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平台。正如实践团成员杨蕗所说:“每一寸土地的故事,都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故事。”

这场触摸历史、体悟精神的行走课堂,让同学们在行与思的交融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知与行的贯通中凝聚奋进力量。

(初审:徐蔚、陈丹;复审:郑丽萍;终审:王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