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⑥】以声为媒育新苗 小小宣讲员播撒乡土星火
——学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童声传党音”红色故事会活动
7月9日,我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来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民族村,开展“童声传党音”红色故事会活动。为乡村儿童教授演讲技能的同时,用声音唤醒红色文化自觉,以语言为匙,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
活动以“培育小小宣讲员”为目标,将普通话训练与红色文化浸润深度融合。实践团成员廖秤瑛摒弃枯燥的技巧说教,转而用“给声带做早操”的趣味比喻,引导孩子们在气息吞吐间感受声音的弹性。鼓励孩子们用所学的普通话技巧来朗读红色故事,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传播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随后,小小宣讲员红色故事分享会正式开启。现场,起初还攥着衣角、略带羞涩的孩童,在实践团成员的耐心鼓励下逐渐放松——从声音细微到语调昂扬,从眼神闪躲到目光坚定,稚嫩的嗓音里,自信的力量一点点升腾。当“石榴籽”小小宣讲员们分享的红色故事落下最后一个音节,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不仅是对孩子们真挚表现的肯定,更传递出红色文化浸润心灵的深刻触动。
那一张张印着“小小宣讲员”的证书,承载的意义格外厚重——不仅是对孩子们成长蜕变的肯定,更寄托着对他们成为党音传播小使者的郑重期许。正如实践团成员廖秤瑛所言:“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小朋友们肩负起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使命,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支持者和践行者。”
本次“童声传党音”红色故事会活动既是为孩子们赋能,让他们敢用清亮童声讲党的故事、传党的声音,也是青年一代以专业反哺乡土的鲜活实践。当稚嫩童声里有了讲述红色故事的自信,当乡土间生长出“童声传党音”的蓬勃新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也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初审:徐蔚、潘韵蓓、赵兴宇、陈丹;复审:郑丽萍;终审:王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