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⑦】探红根凝族谊 访法庭汇同心 ——学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开展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地参观

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三下乡⑦】探红根凝族谊 访法庭汇同心

——学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地参观

 

710,我校“石榴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走进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探访秀山法院洪安人民法庭与红色文化遗址,于实地走访中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三省交界的“边城法庭”,守牢民族团结“压舱石”

秀山法院洪安人民法庭辖区涉洪安、雅江、峨溶3个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达52.8%。作为一个兼具民族特色与省际边界特点的特殊区域,其跨域商贸、旅游等频繁,也使得矛盾纠纷频发,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挑战。秀山法院洪安人民法庭负责人韩云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洪安人民法庭针对当地实际问题诉讼所构建的服务中心、老马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站、“孝为先”调解室、“和为贵”调解室等多元解纷场所,并详细介绍其创新推出的“三联”化解工作法。20249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秀山法院洪安人民法庭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系全国法院系统唯一受表彰集体。在体验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李雪妮深刻感悟到“乡村要振兴,稳定是前提;民族要同心,法治是保障”。洪安人民法庭的实践证明,当法律与民族情感同频共振,当公平正义照亮每一个村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根基便愈发坚实。

循红色遗址“精神密码”,凝聚同心奋斗“源动力”

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位于边城的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渡江指挥所与复兴银行。展馆里陈列的作战沙盘、地图、通讯设备与书信不仅向实践团成员立体再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的震撼场景,也是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同胞同心协力,共护家国的生动见证。

“我们要把边城的故事带回去,让更多人知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各族群众一起过日子、一起谋发展的真实模样。”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用青年视角讲好这些故事,让“共居共学、共学共建、共事共乐”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初审:赵兴宇、徐蔚、潘韵蓓、陈丹;复审:郑丽萍;终审:王东辉)